潜山热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潜山征婚网
搜索
查看: 5746|回复: 18

天柱峰刻崖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4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柱峰刻崖記 

   本人名叫李雲麟,字同安,號雨蒼,一百多年前恭職于曾(國籓)帥麾下。戰功累累,官也做到四品京堂,督轄陝西漢南軍務,軍職也提拔到副都統。我生性喜愛登山,每逢遇到名山都要親自攀爬到頂。1854年(甲寅年/咸豐四年)秋天登上嶗山之最高峰巨峰山(海拔1132.7m),1857年(丁巳年/咸豐七年)春天登上了北岳恆山的主峰天峰嶺(海撥2016.8m),都是獨自去完成遊歷的。自從1858年(戊午年/咸豐八年)冬季忙於軍事後,東徵西戰,已經有兩年沒有進山了。1860年(庚申年/咸豐十年),當時隊伍駐紮在潛山與桐城之間,離皖山並不遠,在這裡過了一年也沒去玩過一次,非常遺憾。1861年(辛酉年/咸豐十一年)春光將盡,朝廷內外交困,剛與英法俄逼簽了《北京條約》,湘軍正與太平軍在安慶鏖戰。我當時駐紮在潛山縣已有三個月,戰事也不吃緊。三十歲的我正是意氣奮發之年。於是就盤算著了卻心中的登山願望,一遊為快。 

    皖山也叫皖岳,又稱潛岳,別名霍鎮,其實都是一座山,即古代稱呼的南岳。主峰名叫天柱峰(海拔1488.8m),東面的那座次峰名叫飛來峰(海拔1424m),山勢奇險而秀麗,周圍千里內,一眼望去,突兀如天柱。就在那個月頭,我整裝出發,到達山腳下,先遊玩了山谷寺,也叫三祖禪寺。寺廟的規模極為雄偉壯觀,可以稱雄于江北。香火鼎盛時期,就如北方的五台山,南方的武當山,可又因為它處於江淮流域最繁榮富足之地,每逢廟會,朝聖進山的香客有那兩處的一倍。現如今軍民兵荒馬亂的歲月,舉目四野一片蒼涼荒蕪,我望之久久嘆息不已。 

    再往上爬,只見秀竹滿山,枝高可以觸天。與四周的蒼松怪石交相輝映。當時正值春暮時期,滿山奇花異草,爭芳鬥艷。文字與語言都難以細述。循徑依山,流連忘返,不覺金鴉西墜,來到山腰一座古寺(佛光寺),只好停下來住宿一夜了。第二天,佛光寺的方丈帶我一路遊覽了飛來峰、飛來石、天池峰、觀音井,前後轉溜了將近兩個多小時,雖然都是不錯的奇境,但是我心裡卻惦記著天柱峰,也沒留意這些風景。來到飛來峰頂,西眺天柱峰,飛鳥展翅即到的地方卻被兩峰之間深不見底的絕澗隔開。我們只好走了二十多裡(約11公里),才繞到天柱峰西北面。 

    來到山下觀望,但見天柱峰,象西岳華山一樣純石無土,其外形更象一整塊石頭雕鑿而成,又如嶗山那樣象個天然碑石,但要比它大多了。而雄秀的氣勢也遠遠超過林州的朝元台。如果說華岳三峰象怒放石蓮,那天柱峰則象置于臺上倒豎著燃燒的蠟燭。峰頂有一巨石,高約六七丈(約20米),上尖,中寬,下窄,如燭焰形。我認為華山是天生石蓮,而天柱峰則是天生石燭,所以俗呼此峰蠟燭尖,比喻真是太貼切了。再朝潛山縣城方向眺望,當時只見有白雲一縷,橫繞在峰巔。開始以為只是偶爾發生,後來才知道那絲白雲常年可以看到,真是神奇呀。在山腳繞山峰來回徘徊,突然又發覺這縷雲彩橫貫於峰上石下,唯妙唯俏就象道士束髮的玉簪。 

    所以就問方丈怎麼回事,那方丈答道:“您還不知道其中的奧妙。那雲彩除了陰雨天看不見外,其餘的日子裡每天就見到兩、三次。咱們已經習以為常了。每次都發生在峰肩上它上不遮峰尖,下不掩峰腰,發生的時間倒不固定,而地點從來不變,就是遇上大旱也不消失。在那白雲籠罩的地方,出產雲霧茶,此茶為茶中仙品。此景也是天柱山獨有的奇景,四海之內的名山都沒有這個奇觀”。我聽到這段獨特論說之後,深深被神秘的天柱峰吸引,更加堅定我一探聖境的決心。

    直到太陽落山我倆才回到寺中,我向方丈講,第二天要去登頂。方丈說:“談何容易。相傳江淮每逢大旱,朝廷都要派官員來祭拜此山,求神禱雨,除了那些應募登頂取水的人以外,已經沒有其他能夠上去的人了。老僧在山中生活將近五十多年,不但沒見過有人登上峰頂,大家也沒有聽過有此想法的人。您現在如果真正想弄個明白,聽說山下有個叫賀駝子的採藥山民,能夠前去登頂,問他就全知道了,我們當然不會了解的”。當下我即派員去約見那人。 


天柱峰刻崖記

天柱峰刻崖記

发表于 2007-7-10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字看的不是都懂,但是我还是要来顶哈子拉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天一早,那姓賀的人就來了,問了之後,才知道他名叫賀良謀。只見他既瘦弱矮小又雞胸駝背,當時我滿不以為然,心想:“這樣的傢伙也想登山?”,方丈發覺我面泛難色,上前勸道:“古訓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此人看似體弱多病,可登山實在是他的絕技。”話音沒落,賀駝子急忙問道:“大人是不是要登蠟燭尖?幹這事兒沒點膽量可不行。”我聽他這番話,氣不打一處來:“你怎麼如此看輕天下人。我曾經登過五嶽頂峰,華山就算那麼奇險,也沒能擋住我,就這小小天柱峰還能難倒我嗎!”。
 
    賀駝子答道:“不能這麼說。西岳是險,但聽說那裡有鐵索可攀,既然有鐵索引導,再遠也無妨。此峰無索無階,雖然不高實際上非常難攀。大人您怎麼如此自信呢?”方丈急忙上前說道:“賀良謀言之有理,大人您還是慎重考慮一下吧。”我立刻告訴他們自己當年獨自一人登巨峰及北岳的情況。賀駝子聽後說道:“此峰特別險峻,小人剛開始攀登時,也有師傅教的哦。大人能否屈駕就尊?”我只好答應下來。當下賀駝子也就開始為我出謀劃策。
我問他需要什麼裝備,“做兩根繩子”
“什麼時候能好?”,“五天”。
“再快點!”, “四天”。
方丈在旁邊以重賞來勸他,最後才答應:“三天”。
問他為什麼這麼難。“需要另外特別製作,普通的繩子怎麼能夠代替得了?”
再問他登頂有什麼要訣時,“到時候再告訴你”。我猜想,他只不過怕別人學了他的絕技,想獨佔而已。
 
     誰料第二天是陰雨,只好待在寺中,好不煩悶。經過兩天,好不容易盼到天空放晴,一早賀駝子就來了。進門就把那圈繩子往地上一扔,說:“我為大人日夜加緊趕製,現在已經好了”。我把繩子拿過來仔細端詳,好象是用淡黃細草做的,象打水用的繩索,還略微細一點,十丈(32米,高於現在十層樓)多長,光滑而不糙手,真是神物。看罷,賀駝子說:“東西已經準備好了,東三西四,大人究竟要走哪條路?”。我就問他個仔細,賀駝子說:“小人此次登山,多少還需要借助些東西。方法就是用巨竹作為牽引桿。東面的懸崖路近但陡峭,須要用最長的竹竿三根才能夠達到峰頂。西面的懸崖路遠但是陂度稍緩,可用略為短的竹竿四根,才能達到峰頂”。我沉思了一會兒,說“那就走西面懸崖的路吧!”。
 
     大家簡單吃了點東西就出發了。我、賀駝子還有自己三個隨從。出了佛光寺向北面彎彎曲曲繞了大約二十多裡(11.52 km)路,來到峰下,舉目眺望,只見天柱峰西北面有一塊巨石象巨筆,又象挑簷,凸兀懸掛在懸崖邊。高度幾乎達到峰旁。又見懸崖邊直倚著巨竹一根,約六丈(19米)多長。賀駝子說道:“這就是我十年前(1851年)上山取水用的竹竿,想不到今天還在”。於是我就讓眾人把竹竿挪到崖下。只見那賀駝子將其中一根繩子捆在竿頭。繩尾垂下隨風飄盪,看那繩子細細弱弱恐怕難系一人,我正面泛難色,賀駝子瞟了我一眼說道:“沒關係,這不關大人事”。於是將竹竿按剛才的位置豎起來靠好,再將竹竿梢頭插于石縫中。
 
    這塊石頭是天柱峰西北一角,象磨刀石一樣平直,如打了蠟一樣光滑,高八丈(25.6 m)多,抬頭望去那竹竿頭離石端還有二丈(6米多)遠,怎麼也夠不到頂呀?自己向來沒有經過這樣的場面,毫無經驗。心中不免有點發毛。賀駝子將繩子的一頭牢牢拴在我的腰上,另一端則系在自己腰間,囑咐我說:“待我上去,將竿頭的繩子拴牢後,大人便可登上來了,我自會用腰間繩子在上面提您一把力”。我還想要問他些法門訣竅,賀駝子說:“沒有什麼呀!等我幫您往上提時,您要用雙手牢牢握緊放下來的繩子,兩腿伸直踩在石壁上,凝神靜氣,不可二心,把這石壁當作平地看,身體彎屈起來,就象埋頭掃地的姿勢,一定要手腳配合,手向前進一把,腳也要往前進一步,開始會不熟悉動作,走上個十來步也就不難啦。關鍵的是腳心必須貼實石面,膝蓋要放平,膝蓋平了,腿自然就直了,那樣步子才邁得開。如果稍不注意將腿蜷屈後,那一定會摔個粉身碎骨”。
 

天柱峰刻崖記

天柱峰刻崖記

发表于 2007-7-5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见一爱家乡者!

发表于 2007-7-5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lz 看的真仔细![em07][em07]
发表于 2007-7-5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是繁体字呢

 楼主| 发表于 2007-7-5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對不起,我那時用的是繁體文字。翻譯機還不會用。
=========================================================
 
 
 
 楼主| 发表于 2007-7-5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當然只有好好記住他的話了。說完,只見他手抓竿頭垂下的繩尾,騰身躍上崖壁,疾速如飛鳥。再看他那雙腳,兩腳踏岩如蜻蜓點水,躍躍點點,似踩非踩,瞬間已達第一道石階。連我的隨從都咋咋稱奇,真是天下絕技呀!賀駝子上去站定後,解開竿頭繩子系于石巔小樹桿上,遠遠對我搖了搖這根繩子,又拽了拽腰中繩子,那意思就是要我抓住這根繩子,他再拉我腰間的繩子助我一臂之力。我自當按照他剛才教我的去做啦。果然先難後易,一會兒就到達石頂。

    賀駝子見我不費力氣平安上來,滿臉歡喜。隨即將竹竿升到第二石階。這個石台的高度與竹竿相差不多,仍然按照前面的方法登上來。我也夠聰明的了,不消一刻,就學了個駕輕就熟。這樣曲曲折折,轉眼已經達到天柱峰西坡的一半。打量著這裡來,上下全為絕壁,只是腳下石稜微凸,而且斜滑無落足之處,必須由北向南摸著峭壁橫挪幾步。賀駝子當然不在話下幾步已經躍去老遠,我倒是被困住不得動身。賀駝子在那邊遠遠地教我:“腳下踩著崖稜,手抓著上面的小樹枝,身體貼著岩壁就可以慢慢過來了”。路雖然只有幾步,危險得就象駕著青龍上天一樣。這人是過來了,竹竿卻忘在那邊了。這可怎麼向上攀登呢?趕緊問賀駝子,他講:“過了這關,下面的路我自己就能夠對付了。”

    往前就來到第三階,只見這裡岩面石稜縱橫,象狼牙虎爪,高約五丈(16米)。石縫中長滿荊棘灌木,並無大樹。賀駝子用手中繩子朝空中甩了兩圈拋出去,但見那細黃的繩索象金蛇在空中旋轉幾下,竟掛在上面的小樹上,他照樣攀索上去。仍然按照前面的方法牽引我,在攀登到一半的地方,我不小心踏入荊棘叢中,進也不是退也不是。手忙腳亂了好一陣兒才得以脫險。
 
    再往前就來到第四階,儘管也是嶙峋崖石,但比前面要好多了,對我來說自然已經是不在話下,坦途無阻。終於達到峰頂,迫不急待地上前仔細打量起那巨石(蠟燭焰)來,但見它如箭簇挺立峰頂中央,直插雲霄。繞著它走了一圈,發覺峰頂不過幾十丈方圓,但是怪石與灌叢相互擠得連插腳的地方都沒有。舉目遠望,南江北淮之間,蒼茫群山一覽無遺。難以細辨。我正興奮得分辨著那些山脈,只聽賀駝子老遠在喊:“大人不是要尋找天池嗎,在這邊啦!”原來在主峰東南方的一塊巨石上有一凹坑,僅有硯台墨池一般大小,我就問他:“這池水在什麼地方?”,答:“沒有啦!以往前來取水,都是我用竹筒盛水帶上來的,到這裡把水倒進這個‘天池’中,重新再捧回筒中罷了,誰能知道呢!”。我一聽,忍不住大笑:“哈哈,這幾百年的無頭案,今天才明白是怎麼回事”。

     賀駝子向我說道:“我想前去採雲霧茶,獻給大人”,“好,去吧”。只見他三步並作兩步,飛也般地不見蹤影。現在留下我獨自一人時,才感到渾身疲乏,便倚著峭崖邊,邊休息邊四下打量起來:巨石東面下邊有片稍微平坦的地方,南北寬二丈(6.4 m)多,正被一片雲霧籠罩,如果選在這裡刻崖,那經常被雲霧掩蓋著,豈不妙哉。再向天池東邊俯身向下探望,只見天柱峰東崖直插蒼天,雲煙繚繞,轉念一想,我來玩個妙趣的事情。回身揀了一塊象小罐一樣的石頭,慢慢移到懸崖邊,我趴在地面朝它推了一把,滾落崖下,想看看到底有什麼變化。只見那石塊旋轉而下,東撞西碰大約跌落了幾十次,才沒聲音,估計是到澗底了。每碰一次都發出巨響,聲音就象天上打雷一般,山谷裡回聲不絕於耳。我想如果沒有這裡的奇境,斷然不會產生如此的奇思妙想,如果沒有這樣的奇思妙想,那也不會出現這樣的奇觀。要知道這一舉動,純粹是自己蓄意製造出來的,並不象傳說中的“有隨從墜崖”之說,那並不是事實真象。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賀駝子兩手空空回來了,“哎,怎麼也尋不到雲霧茶,咱們就按原路下山吧”。大凡登山,在一般環境裡經常是下山容易上山難,可在這裡險境環生,卻是上山容易下山難。天柱峰如此險峻,其下山當然越發顯得艱難。就象懸在錐子上下來,兩手簡直是倒懸著登山,果然不虛此行,我又增加了一些新的登山經驗。直到太陽偏西約莫下午三、五點鐘,才到下面立桿之處。眾人見我等平安回來,無不喜出望外。一路歡笑回到寺中。

     晚飯過後,方丈邀我與賀駝子一同飲茶敘談今天攀峰之事。望著盞中漂著的茶葉,我不禁問起:“這仙茶究竟有什麼奇妙的地方?”,賀駝子插話:“我本想採來奉獻給大人,可這仙物是可遇而不可求哦”。方丈接道:“我品嘗過,它狀如粗茶,葉片很大,象平常那樣衝沏,揭開盎蓋水氣凝結如雲霧,要過好久才散去,沒有其他特殊的地方”。於是我就重重犒賞酬勞了賀良謀讓他早早回去休息。賀駝子這才謝恩出去,我斜眼瞟著他佝僂的背影,心中直泛嘀咕:“如此不成模樣的傢伙竟然比我還厲害?”。方丈大約看出透我的心事,微微一笑,道:“佛法重因果,此人必有前身之托,您可識得?”。我講:“莫非是猴子不成?”。方丈:“非也,今天遊歷之地,就是真猴子也行不通的,更何況還隔著一世呢”。我反問他:“那師傅您說是什麼呢?”,方丈道:“此人必是‘膏藥精’投胎轉世。要不然,怎麼能在光滑難留之處,行走如飛而不摔下來呢?”。我忍俊不能:“師傅您可真會說笑話,簡直是搞笑大王。”


 

天柱峰刻崖記

天柱峰刻崖記

发表于 2007-7-8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晕, 你是不是他的后人呀?

还有啊,你最好是找个软件把字体给翻译过来。要不然的话没几个人会看的拉。还有字那么小真伤俺晶。

发表于 2007-7-9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作为爱好者,是可以收藏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潜山热线天柱山5A风景区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潜山热线论坛 ( 皖ICP备07500314号-2 )
皖公网安备 34082402000066号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皖B2-20210524号

GMT+8, 2024-11-22 00:18 , Processed in 0.098086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