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史记·武帝本纪》《史记·封禅书》所载汉武帝元封五年:“越明年冬,上巡南郡,至江陵而东,登礼⑥潜之天柱山,号⑦曰南岳,浮江,自浔阳出枞阳,过彭蠡,礼其明山川。北至琅琊、并海上,四月中至奉高(属泰山郡)修封焉”⑧从亲随汉武帝祭祀南岳天柱山司马迁的准确记载看,无论从文意、时间和地点三个方面分析,汉武帝都未封天柱山为南岳,而是修封奉高(泰山)。於天柱山则是遵循古制惯例⑨隆祭南岳天柱山。 历史是科学,必须是绝对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切忌随意性、主观性,更不能以对历史的无知而主观臆断,抹杀和割断历史。根据本文引证的从上古、中古、近古三个历史时期二十余部中国权威经典史籍一致公认:“天柱山为唐虞以前中国南岳”的千古定论,本文特作出如下考证结论: 天柱山是唐虞以前时期的中国古南岳,绝非封始于汉武帝。因而天柱山的南岳史远始于上古三皇伏羲以前的无怀氏⑩与东岳泰山相同时,而止于隋文帝杨坚隋开皇二十八年(公元589)历时三千四百余年之久(距今四千余年,由汉元封五年向前推进二千七百余年)。以上考证结论正确与否,敬请专家学者不吝赐教是幸?选 注①著名历史学家金景芳《尚书·虞夏书新解序》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版。 ②伏生,秦博士,汉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召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秦焚书,伏生壁藏之。后兵大起,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29篇。《史记·儒林列传》、《尚书大传》见《四库全书》、《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版。 ③见《十三经注疏》《上广雅表》 ④见中华书局影印本1963版“潜山古称南岳,又称霍山,又称皖山,又称天柱山。” ⑤《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版《四库全书》、《尚书今古文注疏》海南出版社1999版。 ⑥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说文解字》、《中华大字典》中华书局1978版。 ⑦号:“呼也”《说文解字》“名称”《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根据词义“号”与“封”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动词概念,号仅为口头呼号名称,封则必举行封禅大典(历代帝王封泰山,禅梁父必行大典,汉武帝封泰山并造明堂于奉高汶上,於此可见一斑)天柱山早在唐虞之时即为南岳,是为固有南岳,汉武帝自然号曰南岳,即使是封曰南岳,也绝不是汉武帝首封南岳,而是同历代帝王都遵封(例封)泰山一样,这是不言而喻,毋庸置疑的。 ⑧封:“负土为坛,为封”,“崇也”助天之高《中华大字典》中华书局1978版。 ⑨“五载一巡狩”《尚书·舜典》“三年不为礼,礼必废”《史记·封禅书》。 ⑩“秦缪公即位九年,齐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蔡丘而欲封禅。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首封) 羲封泰山(遵制例封,后帝王同)神农,炎帝,黄帝,颛顼,帝亻告,尧,舜,禹,汤,周成王封泰山;《史记·封禅书》按:无怀氏既首封泰山(东岳)东方主木主春,万物复苏一岁之始;就必定首封南岳(居第二位)天柱 山,南方主火主夏,万物盛于夏。因《尚书·尧典》即有四岳,并舜“肆类于上帝(遵照比类)觐四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