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庆
安徽潜山文化底蕴深厚,“二乔”传说是其中的最精彩内容之一。然而,当前有关“胭脂井”名称由来的材料中,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梳妆打扮是姐妹俩每天的重要功课,每次妆罢便将残脂剩粉投入院落老井中,长年累月,井水泛起了胭脂色,……”,就连1993年9月第一版《潜山县志》中也是这样叙述的:“每次梳洗后,均将残脂剩粉投入井中,井水因呈脂粉色,……”。
笔者认为,这样的叙述,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与社会公德有些出入:
(1)“重要功课”
尽管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古人更注重修身养性,女子贤淑的修养才是重要的内容。至于梳妆打扮,仅仅只是日常生活行为,如果将其提升到“重要功课”,也即“梳妆打扮是姐妹俩每天的重要功课”,笔者认为,这就过于突出了点。
再者,“重要功课”说,容易使读者感觉到“二乔”的肤浅,使“二乔”的大家闺秀形象大减色彩。而且,作为当时一方英雄的孙、周,到处征战,见过的美女应该很多,二人无论是迎娶还是强娶,“二乔”都应该是内外双秀的淑女而非浅薄的美女。因此,笔者建议修改为“……姐妹俩梳妆打扮……”,删除其中“重要功课”说法。
(2)“将残脂剩粉投入井中”
中国古代人,十分重视水源保护,特别对“井”倍加重视。《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八卦便是“井”,这足以说明“井”在古代的重要性。《周易》在该卦卦辞中还介绍了三种保护井的措施:
“渫”,即去秽清洁之意,类似于后世的淘井,定期清除污泥,使井水清洁,这一做法在春秋时就成为一种民俗,“当春三月……杼井易水,所以去兹毒也”(《管子·杂篇·禁藏》),“是日浚井改水”(《后汉书·礼仪志(中)》)。
“甃”,即“以瓦甓累井,称甃”(虞,三国),就是改进造井工艺,用陶瓦片加固井壁,防止和减少泥土散落井中,以延长水井使用寿命,保持井水清洁。
“幕”,即给水井加上盖子,防止杂污物掉进,污染水源,《农政全书》也有“幂防耗损,亦防不洁,古人井故有幂”的记述。
显然,“作为重要饮用水源,古代中国人特别重视保护井水,保护井水甚至成为古代公民的道德守则”(中国古人是如何保护饮用水源的,倪方六,《读者欣赏》 2013年03期)。
因此,不仅仅从古代社会公德上看,还是从古代和当代生活常识上看,“二乔”绝对不会“将残脂剩粉投入井中”。“将残脂剩粉投入井中”行为,用当代的语言来说,不环保、不卫生、不文明,这样的宣传,可以说是对“二乔”的一种糟蹋,对“二乔”淑女形象的抹黑。
(3)胭脂井名称由来初考
我国有胭脂井多处,其名称由来的传说多种多样,或是名姝梳妆胭脂飘落井中,或是名姝投井自杀,或是名姝流泪等等,还有的是井水本就胭脂色,由于有名姝使用过,时间一长,井因名姝而名胭脂井。
至于“二乔”胭脂井说法有两种,除了上述“将残脂剩粉投入井中”说法之外,民间还流传一种说法是:“二乔婚姻并非自愿,孙策、周瑜逼婚时,两位美女欲投井自尽,又念及老父,便坐在井旁,相对而泣,滴滴血泪,落入井中,染红了井水”。
无论何种说法,笔者认为,“将残脂剩粉投入井中”说法,都不符合当时时代背景,应该属于民间误传。
然而,在清代“光绪七年辛巳秋八月诰授中宪大夫知潜山县事岭南陈慎容”的“重修胭脂井亭记”中,可以找到胭脂井名称的由来:“偶与二三父老憩於亭。汲於井,井泉犹带浅红色。古称胭脂井有自来矣。”
笔者认为,这一说法,比较靠谱,胭脂色井水,加上名姝“二乔”伴井而居,胭脂井因此而得名,这便是“二乔”胭脂井名称的由来。
至于胭脂色的井水,笔者确实见过,估计也许还有其他人也见过。十多年前,我家一个蛟河的亲戚,在自家后院内打了一口井,打出的是浅浅的橙粉色浑水,类似于淡淡的胭脂色。我家这个亲戚觉得水浑了,就填上了,重新在屋前方打了一口清水井。
至于孙、周娶“二乔”,是否强娶,笔者没有找到佐证资料,仅仅《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中有孙、周娶“二乔”的记述:“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以瑜恩信着于庐江,出备牛渚,后领春谷长。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导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浅陋地认为,在倡导健康环保与文明的今天,旅游景点的宣传,应尽快修改上述自黑式宣传资料,并在以后县志修订时,予以修正。
本人学识浅陋,眼界见识狭窄,以上仅是一时所想,在学界前辈面前班门弄斧,敬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