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潜山县痘姆乡还一时没有探索到这里的陶器生产与远古时代的渊源,但人们看到这里昨天的陶器,记载着远古的文明,今天的陶器孕育着现代人的理念,明天的陶器预示着更为广阔的用途和神奇。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我们发现痘姆制陶手工技艺属“非遗”保护范畴,受文化局的指派,笔者先后十多次深入制陶厂家、制陶艺人中,记录了上万字的田野调查笔记。 陶器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900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品种有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早在商代,就已出现釉陶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陶器的表现内容多种多样,动物、楼阁以及日常生活用器无不涉及。在陶器中黑陶堪称上品,它是人类历史发展中最辉煌的篇章,可称得上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孕育的一颗璀璨明珠,被当今学者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 陶器的发明,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作斗争的崭新的一页,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项技术革命。虽然远古陶器原料粗糙、造型简单、烧成温度偏低,但它的发明大大改进了原始先民的生活质量。 痘姆乡政府所在地旧称“马道头”,又叫“窑头”。此地处于黄泥岗,由于大自然恩赐,沉积了大量优质的黄粘土,具有得天独厚的生产陶器和砖瓦的条件。从大量考古发现看,这里古窑密布,窑基呈状展布,是历代陶器的产地。而且民间至今仍流散有众多造型奇特、做工考究的古陶器。据专业人士推测,这里制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前。 在距离痘姆乡不足4公里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薛家岗文化遗址,在1-6次发掘以及近年重点工程建设时在附近发掘的一些汉墓中,都发现了大量如钵、碗、盆、盘、杯、罐、瓶等陶器,绝大部分都已被国家珍藏。特别是陶埙、陶球,这些陶器精妙绝伦,蕴含着古代先民的智慧、情感和技巧,即使是最粗砺的陶,也会让人联想到承载人类生活的土,照耀人类精神的火,以及滋养人类生命的水。它不仅蕴藉着深厚的农耕文明,而且也闪烁着朴素的艺术光芒。 痘姆陶器制作较为复杂,大体需要14道工序: 找土→晒土→碾末→备料→柔泥→除杂→摸底→接坯→晾干→上釉→晾全干→进窑→成品→出窑。需25天左右烧制而成,制坯方法有捏塑法、贴敷法和泥条盘筑法等,后来又发明了轮制成形的制陶技术,借助称为陶车的简单机械对陶坯进行修整,制造出造型优美的陶坯。 制作陶器需选用纯净而细腻的黄粘土为原料,经手工淘洗、拉坯、晾晒、修整、压光、绘画、雕刻等工艺。 制作陶器的相关器具有:木锤、石锤、拉钩、板块、垫凳、勤子、土车、泥凳、平板、挠车棍、龙窑 痘姆陶器产品有:一号水塔、二号水塔、二号直塔、三号水塔、四号水塔、五号水塔、寿缸、高南、南六石、板大、大顶缸、市长、三号龙缸、四号龙缸、大介缸、中介虹、盖虹、小寿缸、寿钵、三号油坛、加大油坛、小酒坛、中酒坛、放叶、大叶、中叶、小叶、车介钵、中车钵、大瓷坛、中瓷坛、大口坛、釉介火炉。 痘姆制陶的传承谱系为:清乾隆中期,一位外地姓时的陶器师傅,发现痘姆全是黄粘土,最宜制烧陶器,即与当地人合伙,在今火焰冲李大屋后山,破土建窑,搭棚制坯,办起陶器厂,此厂陶器质优,畅销,吸引着许多人前来学艺。后因挖窑泥打窑泥打宕太多,李人认为,有伤屋基龙脉,烧窑烟灰,影响祖宗安全,不准继续办下去。(窑址今存) 咸丰初年,窑户将窑厂迁至洪家洼(今厂址),继续生产。私人制坯、同窑轮烧,各自经营。后有孙国雍、储水生等,将个体窑户分成八大股,轮流烧窑,直至1949年。1953年成立窑业工会,由主席方清泉集八大股窑户,兴办集体窑厂。1954年,县派毕着文、张正德前来指导建厂。1957年,县将该厂改为国营痘姆陶器厂。1960年,将该厂迁至县城附近彰法山。后红星大队另起灶,兴办陶器厂,为队办企业。不久彰法山厂因原料远,效益差,职工纷纷离厂而停产。1961年,汪岭村刘金全组织县厂回来的职工,联合办起“汪岭村陶器厂”。1974年,痘姆公社将红星、汪岭两窑厂合并为“痘姆公社陶器厂”。1976年,厂派职工到外地学习制白瓷技术,当年投产,当年受益。1982年,改用机械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