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二乔身世探讨
本帖最后由 汪焕文 于 2011-6-22 07:44 编辑小乔剧照(何晴饰)
一 大乔小乔是不是汉太尉乔玄的女儿?《三国演义》将大乔小乔写成汉太尉乔玄的女儿,《辞海》及《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注释,也有类似的说法。其实不然,后汉时,“桥”与“乔”是两个姓,桥公非乔公。二乔的父亲桥公,名不见经传,可见并非在官名流,但从其寓所及墓葬的规模看,决非平民。广教寺后面的所谓“乔玄墓”,原按:《后汉书》“玄,梁国睢阳人。《魏志》:“建安七年,曹公军谯,遂至俊仪,遣使以太牢祀玄。自为文曰:奉命东征,屯次乡里,北望贵土,乃心陵墓,公其享之。《寰宇记》:谯郡,魏改梁国,与睢阳連境。”故魏武帝军谯而云北望贵土也。若在潜山,当云南望矣。桥、乔本二姓,玄为太尉,葬河南。此二乔之父,所称乔公者尔。《通志》,重印民国九的《潜山县志》869面。据《三国志 卷54 周瑜传》载:“建安四年,(孙)策以(周)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孙)策自纳大乔,(周)瑜纳小乔。” 这里的“桥公两女”,就是大桥、小桥,至晋代后,桥即去木为乔;“皖”即皖城,今潜山县城是也,历代志书如唐代《元和郡县制》、《通典》,宋代《太平寰宇记》、《路史》,明清时期的《安庆府志》、《潜山县志》等皆一脉相承地记载了这一史实。
乔玄,字公祖,汉末名臣。传见《后汉书》。《三国志》记魏武帝事亦多涉其人,然史家下笔审慎,皆未以“乔公”称之。乔玄历任司空、司徒、太尉等职,“列位中外”,声名远播,实汉末一显赫人物。“玄以光和六年(183年)卒,年七十五”(《后汉书》卷51)。值得注意的是乔玄与曹操的关系:“乔玄睹太祖而异之,曰:“‘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君善自持。吾老矣,愿以妻子为托’”(《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曹操功业初就之后,感乔玄知遇之恩,视乔玄为德高之人“怀旧惟顾,念之凄怆”、“遣使以太牢祀乔玄”(同上)。是为建安七年(202年)事。
世传乔玄即乔公,大概始于宋元话本小说,随着《三国演义》的流行,此说影响陡增。至清沈钦韩于《两汉书疏证》一书中强指“二乔”乃汉太尉乔玄二女,此说几成定论。时下注家多有采此说者,其实并无确凿的历史依据。中华书局版《三国志人名索引》断然将乔玄乔公分条另立;全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一书亦断言“乔玄非乔公”(见该书349页),可惜并不为今人注意,中学历史课本沿袭旧注,以传说为信史,岂不荒谬!乔玄与乔公籍贯不同,年龄也相差几十岁,不能混为一谈。二 “流离”应如何解释?江表传曰: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这是裴松给《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二乔配英雄的一则注释。“流离” 光彩焕发貌,与正文国色相呼应,高度概括了二乔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国色游离”,千古妙笔!然而却有人将它解释为“流离失所”。从文字上讲,似乎也说得通,但却违背了文章的内在涵意,也与事实不符。二乔系大家闺秀,策瑜拔皖城时,她们哪里也没去,是英雄上门迎亲、她俩呆在家里应聘的,谈不上游离,更未失所。三 二乔是妻还是妾?二乔都已经上正史了,这个问题不言而喻,用不着争论。可是现在却有人以“娶”“纳”有别为由,并从男女双方的年龄、子女等因素分析论证二乔是妾不是妻。殊不知“娶”与“纳”都是“取”的意思,没有本质的区别,基本上是通用的,“纳妻”“ 纳妾”、“娶妻”“娶妾”都可以,古今的例证很多。近代语言大师鲁迅说“在下只语相奉,别忘纳妻”。现在还有一本书叫《纳妻记》,一部电影的叫《纳妻》。至于年龄、子女诸因素也无法证明二乔是妾不是妻。策、瑜在《三国志》里都立了传,其妻室只有二乔,没有别人,何必画蛇添足了。要说古时候男子一般在二十岁以前要结婚,那诸葛亮为什么二十五岁才结婚呢?这些问题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只能以史书有记载的为准,胡乱猜测,是不科学的。裴松之注此传时引用了《江表传》:“(孙)策从容戏(周瑜)曰:‘乔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婿者,夫也,《说文》。一个“婿”字清楚地表明了二乔是妻不是妾。
四 二乔的故里到底在哪里?二乔故里之争涉及五个省七个地方,证据最确凿的是潜山。因为它有正史《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为证。“建安四年,(孙)策以(周)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孙)策自纳大乔,(周)瑜纳小乔。”“皖”即现在的潜山县城。这是铁证,别人无法拥有。五 关于二乔的诗词杜牧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苏 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 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 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辛稼轩 《菩萨蛮》
画楼影蘸清溪水。歌声响彻行云里。帘幕燕双双。绿杨低映窗。曲中特 地误。要试周郎顾。醉里客魂消。春风大小乔。 黄庭坚:“松竹二乔宅,雪云三祖山。明代诗人高启有《过二乔宅》,诗云:“孙郎武略周郎智,相逢便结君臣义。 奇姿联壁炤江东,都与乔家作佳婿。… 大乔娉婷小乔媚,秋水并蒂开芙蓉。明代罗庄有《潜山古风》,诗云:“乔公二女秀所钟,秋水并蒂开芙蓉。 只今零落遗故址,令人千古思余风。”
清代丁承培有《乔家妆井》,诗云:“妆阁繁华久寂寥, 井栏犹记建康朝。 君臣霸业分三国, 姊妹香名占二乔。 罗绮飘风应共化, 胭脂泛水未全消。 双魂千载如能返, 故址还堪弄玉箫。”
小 乔 画 像
本帖最后由 汪焕文 于 2011-6-20 18:50 编辑本帖最后由 dehchoo 于 2011-6-20 19:50 编辑
三 二乔是妻还是妾?二乔都已经上正史了,这个问题不言而喻,用不着争论。可是现在却有人以“娶”“纳”有别为由,并从男女双方的年龄、子女等因素分析论证二乔是妾不是妻。殊不知“娶”与“纳”都是“取”的意思,古时候是没有区别的,“纳妻”“ 纳妾”都可以。至于年龄、子女诸因素也无法证明二乔是妾不是妻。策、瑜在《三国志》里都立了传,其妻室只有二乔,没有别人,何必画蛇添足了。要说古时候男子一般在二十岁以前要结婚,那诸葛亮为什么二十五岁才结婚呢?这些问题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只能以史书有记载的为准,胡乱猜测,是不科学的。...
汪焕文 发表于 2011-6-20 18:48 http://www.qsbbs.net/bbs/images/common/back.gif
既然文章冠以探讨之名,希望不能强调用不着争论,否则让人很困惑。其它章节论坛上加以论证的帖子已经很多,观点与论据基本雷同,并无太大争议,就引用的章节提出几个疑问,希望得到指教:
二乔已经上正史了,是什么问题不言而喻?是否凡上正史的女子都是妻不能是妾身不言而喻吗?《三国志》哪章哪节明言或者暗示二乔是妻室不是妾,可否列出原文?还是有其它史书有此记载?“娶”“纳”无别是否能提出例证?谢谢!
国色游离
本帖最后由 汪焕文 于 2011-9-8 07:46 编辑国色流离
国色流离二乔容, 黄沙赤壁识精英。沉鱼落雁迷下蔡, 闭月羞花惑阳城。松寿词章垂正史, 千年妙笔点金睛。五都七地争故里, 唯我潜山露峥嵘。
回复 4# 汪焕文
先主穆皇后,陈留人也。兄吴壹,少孤,壹父素与刘焉有旧,是以举家随焉入蜀。焉有异志,而闻善相者相后当大贵。焉时将子瑁自随,遂为瑁纳后。瑁死,后寡居。先主既定益州,而孙夫人还吴,汉晋春秋云:先主入益州,吴遣迎孙夫人。夫人欲将太子归吴,诸葛亮使赵云勒兵断江留太子,乃得止。群下劝先主聘后,先主疑与瑁同族,法正进曰:“论其亲疏,何与晋文之於子圉乎?”於是纳后为夫人。 后主敬哀皇后,车骑将军张飞长女也。章武元年,纳为太子妃。建兴元年,立为皇后。十五年薨,葬南陵
——这个是纳妻。 《吴书妃嫔传》
孙破虏吴夫人,吴主权母也。本吴人,徙钱唐,早失父母,与弟景居。孙坚闻其才貌,欲娶之。吴氏亲戚嫌坚轻狡,将拒焉,坚甚以惭恨。夫人谓亲戚曰:“何爱一女以取祸乎?如有不遇,命也。”於是遂许为婚,生四男一女。
——此地用娶,是娶妻。
其它不一一引用了。按“娶”乃取也,就是取回来的意思,古今近人,说娶妻的有,说娶妾的也有,并没有严格的限制。“纳”就是收纳、收下的意思,说纳妻纳妾的都有。
有时候,人们用娶妻纳妾相区别,但这并不严格,所以不能从一个“纳”字就判断是妾。我觉得这个“纳”字,有一种对女方及其家族的歧视意义,大人物结婚爱用这个。如果女方高贵如公主,就要用“尚”了。平常人家用娶的可能多一些。上文引孙坚娶妻,当时孙坚还没有富贵,女方有点不愿意,孙坚还不到“纳”的份上。
基于此,我觉得“二乔是妾论”缺乏依据。
国色游离
游离国色二乔容,落雁沉鱼月花荫。
松寿词章垂正史,点晴妙笔 ...
汪焕文 发表于 2011-6-21 07:24 http://www.qsbbs.net/bbs/images/common/back.gif
两处都写到“游离”,不象是笔误。 回复 6# dehchoo
字打错了 “游”和“离”,相差甚远。
授予dehchoo兄热线校勘奖。{:kafei:} 回复汪焕文
先主穆皇后,陈留人也。兄吴壹,少孤,壹父素与刘焉有旧,是以举家随焉入蜀。焉有 ...
汪焕文 发表于 2011-6-21 08:13 http://www.qsbbs.net/bbs/images/common/back.gif
吴苋是建安二十四年才立为汉中王后,章武元年五月立为皇后,这是后来的事情。
文中清楚地写得是“纳后为夫人”,并不是说纳吴苋为后。
刘备的夫人当然不止一个
并非每个夫人都是正室。所以举此例似乎不够说服力。 本帖最后由 汪焕文 于 2011-6-21 10:28 编辑
“婿”本义:女子之夫为婿,见《尔雅释亲》;妻谓夫亦曰婿。
《辞源》1950年版153面。商务印书舘改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