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敌女英雄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在安庆地区战场上同样涌现出诸多女英雄,她们为革命成功助了一臂之力。很可惜,有关史料记载很少,如《安庆文史资料——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中就没找到,而在《潜山文史资料》中看到了两个鲜活代表人物,即张淑华和陈桂珍,她们在敌人面前视死如归、大义凛然,英名如黄柏山长青,如皖河水长流。 山花不谢——张淑华 在桐城童铺,张淑华远近闻名,父亲早年病逝,她随寡母和胞兄弟生活。在童铺读过两年私塾,因家贫辍学,生性豪强,能说会道。在家排行老小,素有“小霸”之称。因工作关系,后来与潜山黄柏后冲乡地下工作者方雅周结婚。 红军高敬亭部来到皖西,开辟革命根据地,在桐城花果园建立了地下党组织。当时,张淑华的义父戴长春饭店已是***地下联络站。张淑华便跟着义父经常在花岗、龙河要道上以挖野菜、讨猪菜为名,瞭望放哨。 日军侵犯安庆,桐城沦陷,张淑华在她的义父支持下,跑到潜山后冲乡杨庄避难,即投身新的革命活动。这时,新四军挺进团经常在这一带游击。张淑华给部队办给养,布置岗哨,搜集敌情,宣传抗日,动员青年参军。她还经常随新四军在山区活动,夜行百里,手使双枪。 不久与方雅周结婚。杨震带领的新四军挺进团三大队八连某排活动在潜山县后冲一带。张淑华负责给部队筹集柴、米、油、盐等物资,布置可靠人员站岗放哨,有力地支持了新四军的游击活动。 这年,伪潜山县政府成立“剿匪指挥部”,派武装力量进驻黄柏区大肆搜捕***地下工作者。由于叛徒出卖,张淑华被带到敌指挥部,惨遭严刑逼供,全身血污,伤痕累累,被迫害达两个月之久,但她视死如归。 敌人逼她交出***党员名单,她愤然拒绝,说:“这一块,就我是***员,要杀就杀!***员是不怕死的!”敌人无计可施,将她押到黄柏河(今黄柏大桥附近)活埋,土埋至胸口,又用水灌,惨无人道地用刺刀乱戳其身。她还高呼:“打倒G·M·D反动派!我们一定要当家作主人!”。她献出了年仅22岁的年青生命,是如花似玉又是钢筋铁骨,给后来相同年龄的人有多少启示呢? 秋月正明——陈桂珍 同在潜山县后冲乡,有个陈桂珍,家世清贫,童年饱受苦难,生性倔强,勤俭贤慧,待人诚恳。并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我新四军的生命安全,其名扬大别山内外。 桐西游击队与桐城自卫队在后冲展开了战斗,有12名游击队员负伤。陈桂珍深夜将伤员转移到自己家里包扎、调养。伤员们穿她家衣,盖她家被子。她为了给伤员购买药品、用品和粮食,卖掉自家的一头牛。 一次,女游击队员孙建中生重病住在她家。当地伪保长查户口时,她镇定自若地说是她娘家侄媳妇,使孙建中化险为夷。 新四军第四支队挺进团驻桐、舒、潜一带开展反“清剿”,巩固游击根据地,陈桂珍家便成为新四军的落脚点。她无偿为战士们提供吃住用,为游击队传递情报和收藏军服,还收养伤病员。新四军战士称她家是“家庭医院”。 新四军撤离时,有50条枪来不及转移,她将枪支藏在锅灶门口山芋窖里,盖上木板,放上一条破棉絮,让自己一个痴呆女儿睡在上面,后来G·M·D自卫队进屋搜查,未发现任何疑迹。 一位连长在战斗中负伤,带着4名战士转移到后冲,由乡农会主席涂必德送往她家。涂被G·M·D抓住拷打,供出了陈桂珍长期收养伤病员的事。大水乡还乡队长余学伍带一连兵力进山清剿,在陈家柴草堆里发现一个破机枪筒子,便将她吊在大树上毒打致昏。一个过路人看到,才将她放下。她咬着牙,忍着剧痛爬回被浩劫一空的家里,把丢进井里的粮食捞起来,又烧饭送给藏在山洞里的伤病员吃。由于她惨遭毒打,便一病不起,吐血便血,不久离别人世,时年46岁。上级为了表彰她的英雄事迹,1949年,潜山县人民政府授予她“新四军母亲”的光荣称号。 当然,这只是安庆地区战争年代的女性代表人物,还有更多女英雄笔者未能触及,资料也很欠缺,还有多少女中豪杰、巾帼英雄不为人知,如潜山工委书记,还有一个叫陈大姐,外号叫陈大脚的,双枪百发百中。这里只是抛砖引玉,但愿日后能有部《安庆女英雄传》“专著”问世。革命胜利有男人也有女人,十五月圆有她们的一半,这就是优良传统,我们千万不能丢失这一半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