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背倚天柱山,面向皖河水,古树苍劲,建筑老旧,亭台风貌,阴阳别致,她位于今日的野寨中学。我曾多次前去拜望,拜望老建筑内的精神风骨,回味老建筑所延伸的抗日英灵。 曾有民谣曰:“要吃鬼子肉,只有一七六;愿给鬼子杀,不要一三八;宁当亡国奴,不要十一游。”当年,进驻安庆桐、怀、潜的国军有176师、138师、第11游击纵队。 176师顽强抗日,表现非常突出,激战之余,还整顿基层政权,提出巩固和扩大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口号,部署减租减息惩办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等工作。纪律严明,安抚百姓,打击敌人,达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多少烈士血洒疆场,为了让他们安息在青山绿水的圣地,必须建好公墓,管好公墓,才能永远陪伴着烈士的英灵。由范苑声(原籍潜山黄柏槎水人)发起、谭何易、范春阳、鸟以风、李宣等15人组成董事会,办起了“安徽省私立景忠初级中学”(今野寨中学)。 当年的公墓建筑为,将士墓上嵌着G·M·D国徽,正面立有 将士姓名墓碑7块,两边立有一对石狮,铺有石阶,四周砌有汉白玉栏杆。 忠烈祠一座(见图一)。祠内有牌位四座,是四位团长灵位。四周朱漆圆柱上有雕刻对联,其中一幅是陆军军长苏祖馨题为“负弩效前驱,碧血黄沙殉一死;遗骸正丘首,青山白骨共千秋”。纪念塔一座,高10米,上有白崇禧将军题词:“陆军第一百七十六师阵亡将士纪念塔”。还题有“忠烈永留”碑。亭阁三座,名为浩然亭、光岳亭和觉后亭(见图二)。景忠厅、韬励楼、庄屋等建筑,形成了一处完整的纪念圣地。 176师的将士们抛妻别子,远离父母,带着一腔热血,国仇家恨,保卫国家,保护人民,为江山社稷和安宁,为民众前途和命运,抛头颅洒热血,无私无畏,赴汤滔火,一致对外,死不足惜。只要对民族有功,我们都要铭记。 为此,《皖报》和《安徽文献》全文刊登了范苑声专员撰写的《陆军一七六师抗战阵亡将士公墓碑志》。现摘录其重点章节如下: 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六月十九日,安徽第一区既岳西县党、政、绅、乡、学诸君,为筹建陆军一百七十六师阵亡将士公墓事,会于潜山县政府,甚盛举也。时阴雨连绵,莅凡数十人,群情踊跃。关于勘地集贤招匠选材,以及推定任事人,分组分段设会筹备诸务,一一决议。黄、坼、英、广诸县,复共赞其成。墓地勘定,潜山野人寨,背倚天柱,西临潜河,形势雄杰 , 与国殉相称;并于其地,选塔立祠,构亭营园,置祀田,设学校,以为永久记念,垂诸无穷!……皆以单薄兵力,对抗优势之敌,团长谢鼎新,代团长蔡朝焜,皆以巷战冲锋,先后殉职,团长褚兆月亦以伤重陨命道中,又阵亡中级军官二员,下级军官十八员,士兵二十六名……其三攻安庆,剿敌为最巨……溯自南宁出师,越时六年,转战数省,大小百战,歼敌数千。我亦阵亡中级军官六员,下级军官八十九员,士兵三千六百八十一名,而伤者不与焉。兹之公墓,所葬为三分之一,而地之未复,及道远莫致者,又不与焉……天柱古为南岳,今乃作国殇之幽宅……桂林山水,秀甲寰区,挺生人杰,武侠文纡……西南万里,转战前来,一朝赴义,千礼增哀,昔日睢阳,志存杀贼,魂魄犹雄,日星比照,河流赴坚,岳色摩空,伐石作铭,以实无穷。 时间过去60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纪念圣地也如一位60岁的老人一样,历经一番风霜雪雨之后,身体各种部位不可能完好无损,有的已损失较大,令人可惜。由于野寨中学与墓园建筑融为一体,真正成为典型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活教材。安徽省人民政府已将烈士墓列入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图三)。因省重点中学不断扩建,规模日益壮大,纪念地正慢慢地“隐姓埋名”了。但愿176师阵亡将士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发扬光大,彪炳千秋!国共再携手,共同对敌,为中华复兴写下希望与大国精美的一页。
本文节选自《黄梅乡风采》作者 叶卉
下集为您转载《血战鄂豫皖——高敬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