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插秧技术在全县推广
潜山特色农业发展势头强劲
盛夏的潜阳大地上,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一家家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示范作用大的龙头企业生产繁忙;一批批颇具潜力的农业品牌、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正在兴起;一个个规模基地迅速崛起壮大……近年来,潜山县立足县情,在稳定传统粮油棉生产的基础上,以壮大特色产业培育优势产品为主线,着力发展6大特色产业,实现了“特色农业”的美丽“蝶变”。
该县出台了《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成立了茶叶、瓜蒌、油茶、食用菌、畜禽、蚕桑等6大特色产业指挥部,累计投放财政资金千余万元,支持基地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培训,打造自主品牌。通过一系列举措,该县特色产业在基地规模、龙头企业发展和农产品品质、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整体档次显著提高。截止目前,塔畈、水吼、官庄等重点产茶乡镇新发展良种茶园4100亩,全县茶园面积增加到10.2万亩;春茶总产实现1120吨、产值1.98亿元,分别较去年增21.08%、10%;其中名优茶960吨、产值1.8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增28%、12%。新发展瓜蒌6000亩,其中20亩以上连片发展4000亩;老园更新改造1.5万亩。全县春蚕发种2.4万盒,比上年同期减少1800盒,减7%;春茧总产1200吨;蚕茧收购均价达30.5元/公斤,蚕农春茧款收入达3800万元。新建标准化畜禽圈舍2.8万平方米,引进良种母猪310头。生猪出栏17.2万头、存栏15.7万头(其中能繁母猪1.24万头),出栏家禽191万只、存栏138.8万只,肉类总产16494吨,禽蛋总产5130吨。渔业总产3350吨、总产值7800万元。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专业格局,开始在部分地区有了一定起色。塔畈乡彭河万亩生态茶园,形成了茶叶生产板块;槎水镇蚕业生产板块跃升为全省第一产茧大镇;水吼镇横中村瓜蒌生产板块、痘姆乡求知村瓜蒌生产板块,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新亮点。乡村农家乐、旅游休闲观光农业亮点纷呈,特色板块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目前,该县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7家。这些龙头企业通过引导,甚至参与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推广与应用,对产业的提升、发展与壮大起到了很好作用。龙头企业参与开发产品、推广良种良法、培育品种、开拓市场,推进了整个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促进了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各优势农产品发展的各种要素正朝着合理优化组合的方向配置,主要体现在各产品在布局上向着生长合适的自然条件区域集中,从而加速了专业化、规模化;各类经营实体对自己在产业发展中的定位(作用)越来越明晰(如农户、协会、经纪人、企业等),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合理,有利于效率与效益的提高与产业链条的形成。到年底,培育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4家以上,超千万元的10家以上,新增“三品”认证3-5个。
为了做强特色板块经济,潜山县对六大特色产业产品均制订有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标准,从种植到加工严格按质量标准规定操作,保障产品质量的优质与稳定。参与生产、加工、销售特色农产品的企业、协会、合作组织及其他经营实体,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经过竞争与磨合,基本形成了围绕产业既有竞争又有协作的企业集群。
在六大特色产业推进过程中,潜山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六大特色产业提出包含基地建设、质量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市场开拓等内容的总体要求,制订新的发展规划,并按年度分解各阶段性目标,指导全县特色农业的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素质。同时按照特色农业发展需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培植发展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发展特色农业中的带动作用。特别是要引导龙头企业在发展特色农业块板经济中,与基地、农民的合作,多承担一些产品开发、良种、良法推广、品牌培育、市场开拓等基础性、全面性工作,以带领推动特色农业健康发展。
特色农业畜禽养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