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小说大师心目中的天柱山·
·神话小说大师心目中的天柱山·天仙配与天柱山——参加《天仙配》开机仪式纪行周濯街 一 因为一辈子写神话小说并经常接触“天柱”二字的缘故,我对天柱山向往已久。《楚辞·天问》上说:“八柱何当?”王逸为这句话加注道:“言天有八山为柱,皆何当值。”这就是说所谓“天柱”便是高大的山。那么这八根天柱指的是哪“八山”呢?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淮南子·天文》)可见不周山系天柱之一; “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圆如削。”(《神异经·中荒经》)此为天柱之二;此外还有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等各为天柱之一。还有一根便是天柱山。由于所谓“天柱”便是高大的山,而高大的山又美其名曰“岳”,因此,称“五岳”为天柱是应该不会有异议,唯一存疑的是天柱山。近代历史学家顾颉刚根据《汉代学术史略》考证,汉代,讲黄帝故事的申公说:“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国:华山、首山、太室、太山、东莱。”这五大名山这都是黄帝常游的地方,华山在今陕西,首山在今山西,太室在今河南,泰山和东莱在今山东,都在黄河流域。由于这样的分配法没有按汉代疆域的实际情况来划分,所以汉武帝另行分配,以太室为中岳,泰山为东岳,安徽的天柱山为南岳,华山为西岳,恒山为北岳,用来显示国土的强大。后来因为隋文帝志在南疆,认为安徽的位置还不太“南”,所以又改以湖南的衡山为南岳。可见,天柱山不仅为八根天柱之一,而且是其中唯一以天柱命名的山。在中国的神话里天是用绳子(维)系在天柱上的,“天柱”便是高大的山,而高大的山又美其名曰“岳”,因此天柱山古称南岳的本意便是:最南边的擎天柱。从这一点上说,在古代“四岳”中,惟有天柱山是名实相符的。我在1985年脱稿、1995年出版、2006年改编成电视剧《天仙配》的长篇神话小说《七仙女正传》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上古先民“发现日月星辰每天由东南向西北移动,便担心天有朝一日会掉下来把他们压死。为了防患于未然,他们决定搓四根绳子将天系住固定起来。《管子·向心》上所谈的‘天莫之维,则天以坠矣’便是对这种担忧的记述。在这一忧患意识的驱使下,人们齐心协力地搓绳子,也不知花费了多长时间,终于搓成了四根长约十万八千里的绳索。他们分别从四个方位将天体固定在被称之为‘擎天柱’的四座大山上……。”尽管业内同仁说我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但无论如何我也无法想象,这部刚出版不久便被改编成28集电视剧《新天仙配》的与天柱有关的书,八年后又被中央电视台相中;也没想到重新改编成30集视剧《天仙配》之后,会在天柱山拍摄;更没有想到早在本人未写这部小说之前天柱山已经与《天仙配》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仅仅因为天柱山便是将天上人间联在一起的“擎天柱”,是不可能将天柱山与《天仙配》联系到一起的,因为《天仙配》至少承载着三大要素,一是孝感苍天的孝子,二是有美若天仙的美女,三是有一种凭借自己的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提到孝子,潜山县城内的四牌楼附近,还真有一个孝子坊,而且关于《孝子坊来历》的故事,几乎人人耳熟能详,那位孝顺儿子的美德,早已传遍了天柱山的百里山乡;说到美女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与三国周瑜有关的“小乔初嫁了”的二乔姐妹,还有黄梅戏舞台上号称“黄梅戏皇后”的严凤英和韩再芬。说到凭借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人物就更多了,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的刘兰芝。这位出生在天柱山下的《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角便是一个勤劳者,还有出生在天柱山下如雷贯耳的周瑜、陈独秀、胡适、张恨水、赵朴初等历史文化名人,也没有一个不是勤奋好学之人——何愁天仙般的美女不爱他们?《天仙配》与天柱山联系在一起的另一个原因是:不仅先后被誉为“黄梅戏皇后”的严凤英和韩再芳都是潜山人,而且《天仙配》这个故事,亦是上个世纪50年代由严凤英等人先用黄梅戏将其唱遍大江南北,再借助当时最先进的传播媒体电影,将其唱响黄河两岸、天山西东,使其家喻户晓,妇幼皆知的。事情巧就巧在本人的拙作《七仙女正传》正是根据黄梅戏的传统剧目《天仙配》及其续集《二下凡》、《三下凡》、《进宝状元》等四本连台大戏以及相关传说编写而成的。巧上加巧的是,唱响《天仙配》的是黄梅戏的发祥地安徽省潜山县人、黄梅戏的表演者;《天仙配》的原著作者却是黄梅戏的发源地湖北省黄梅县人、黄梅戏的研究者。二 30集神话电视剧《天仙配》的开机仪式于2006年报9月18日,在天柱山下的三祖寺门前举行后的次日上午,我便得到了第一次上天柱山的机会。同行的有中央电视台《影视同期声》栏目、北京电视台《每日文化播报》栏目、凤凰卫视《相聚凤凰台》栏目和新浪网、搜狐网、《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的记者等一行数人。并为我单独请了一位专职导游。没想到我们上天柱山那天的天气非常好,远景、近景、回头景一览无余。风景如画,美丽无比的天柱山,尽收眼底。天柱山是大别山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山体主要由万山岩体组成,它的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多为花岗岩、混合花岗岩、二长片麻岩构成..在天柱山山体内外,沿着各种不同方向,不同时代断裂的差异升降,使天柱山层状特征更加突出,从而造就了天柱山的奇峰、怪石、幽洞、飞泉等品位极高的自然景观。天柱山给我的第一映象与其说是一根擎天石柱,不如说是一颗硕大的脑袋,从山下往上看,天柱山凡是能长树的地方肯定有树,能长花草的地方一定有花草,有泥土处,必有绿色植培覆盖,且茂密得几乎找不到上山的路;从山上往山下看,它很像一颗聪明“秃”顶的大脑袋——海拔1488·4米的天柱峰居然是一整块寸草不生的混合花岗岩。抽象地看,天柱峰似“聪明脑袋不长毛”的注释,具象地看又像一个巨大的变形金刚——光滑且布满了不规则的裂纹,随着观赏角度的变换,这个巨型变形金刚也在不断地变换着自己的形状;如果仔仔细细地看,那么包括天柱峰在内的,整个天柱山更是无树不奇,无石不怪了。我一边游山玩水,一边触景生情地默念着王蒙《咏天柱山》的相关诗句。“此处影横斜,彼处日明灭。忽又光秃秃,冷面坚如铁。”穿越神秘谷时,我默念道。在穿越因山体断裂升降而造就的大气磅礴的山体奇观时,我又默念道:“或谓后现代,全不讲章法……造化自威风,意深未可猜。”在仔细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奇松、怪石时,我又觉得“庸人吓欲死,凡人谓匪帅。俗人评头足,衰人唯拙劣。天才皆寂寞,奇山亦可哀。”等语吟得恰到好处。当我一口气爬上渡仙桥,并把所有比我年轻得多的记者们远远地丢在后面时,我突然发现王蒙先生的《咏天柱山》写得极为真切,尤其是最后几句:“天柱少知音,今朝知音届。大作大手笔,心通便相悦”真是写到游客的心坎上去了。难怪古人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天柱山的奇妙山水无处不是书。她的神洞幽谷,可以当探险小说去读;她的晓风残月,可以当明人小品去读;她的绝壁奇松,可以当盛唐诗歌去读;她的天柱佛光、雾锁蓬莱、老龟探海,还有飞来峰等等,又可以当神话小说去读。仅以飞来峰为例:相传,乾隆皇帝游玩天柱山时,曾搭起百丈竹梯,登临飞来峰。他站在巨大的飞来石上,饱览天柱山的秀丽山光水色后,竟忍不住诗性大发,继而忘情高呼道:“飞来未必是飞来,定是世人胡乱猜,飞来为何不飞去,既不飞去怎飞来!”话音未落,只见飞来石摇头晃脑,轰然作响,只吓得乾隆皇帝魂不附体。他心想如果飞来石果真飞去,把自己带到九天云外,说不定会掉到哪里摔死呢,便立即改口道:“飞来的确是飞来,并非世人胡乱猜;既然飞来又飞来,何必当初要飞来?”话音刚落,飞来石又平稳如初了。正是这些绘声绘色的人文传说,使天柱山这颗硕大无朋,聪明秃顶的“脑袋”创造出来的每一道风景,都有令人玩味之处。反之没有人文传说的景点,再美也只能是照片或插图,只有人文传说才是正文。天柱山的风景也像人一样各不相同。有的如情人,让你有“我见青山多娥眉,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之感;有的如知己,让你像李白一样“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有的如调皮女友,一会儿“欲抱琵琶半遮面”,一会儿“投怀送抱露真情”;有的如倾国佳丽,“淡妆浓抹总相宜”;有的如贫家女子,生在乡野人未识。凡此种种,一千个游人就会有一千种不同的“发现”。正如古人所言: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载!余秋雨在《寂寞天柱山》中写道:“我深感兴趣的问题是,在华夏大地的崇山峻岭中间,天柱山究竟凭什么赢得了这么多文学大师的厚爱?”据他推测“很可能是它曾经有过的宗教气氛。”因为“对于高品位的中国文人来说,佛道两教往往是他们世界观的主干或侧翼,因此这座山很有可能成为他们漫长人生的精神皈依点。这种山水化了的宗教,理念化了的风物,最能使那批有悟性的文人畅意适怀。”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总经理马润生博士后,在亲临《天仙配》拍摄基地考察时,也许正是出于这种心情,才说“我是怀着朝圣的心情来天柱山”的吧。不过余秋雨最终仍然不能不把立足点放到天柱山的美丽上来。他说:“但是在我看来,首要条件还是它的自然风景。如果风景不好,佛道寺院不会竞相在这里筑建,出了再大的名人也不会叫人过多地留连。”在尽兴而归时,我对专门为我导游的许一川先生说:与你们安徽人的女婿余秋雨相比,我更欣赏山东人的的儿子刘勰,他在《文心雕龙》中说过:“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这句话对于写游记者而言,再也没有比这更贴近的语言了。许先生不知是没听见,还是有意王顾左右而言他地说:“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上天柱山难记其数,,像这种远景、近景、回头景一目了然,山上山下一览无余的天气也很少遇到。”有人开玩笑说这是玉皇大帝看在我写《玉皇大帝全传》的面子上,才让天气这么好的。其实我也是沾了《天仙配》的光,才得以免费上天柱山一游。 周濯街简介周濯街1946年4月出生于湖北省黄梅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湖北作协理事、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黄冈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家一级作家。已出版长篇系列神话小说《妈祖》、《炎帝》等76部、中短篇小说600余篇部约2500万字。其中在台湾出版《人间鬼王》、《吕洞宾》、《关圣帝君》、《文财神》等28部长篇神话小说。其作品已经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根据其长篇神话小说《七仙女正传》、《财神爷赵公明》改编的28集电视连续剧《新天仙配》和28集电视连续剧《财神到》在海内外引起较大反响,根据其纪实小说《黄梅戏皇太后——邢绣娘传》改编戏曲电视剧《戏审记》曾获“飞天奖”。《七仙女正传》、《牛郎织女》和《鬼中豪杰——钟馗》将由中央电视台改编制作成 30 集电视连续剧《天仙配》、《鹊桥会》在中央电视台黄金强档时间陆续播出。而《鬼中豪杰——钟馗》则准备改编成330集的系列超大型电视连续剧《钟馗正传》(由《钟馗正传之打贪鬼》、《钟馗正传之打色鬼》等十一个30集电视剧组成)。《人民日报》先后七次发表过关于周濯街的人物通讯;中央电视台先后九次采访过他,并为其拍摄了六个专题片;美国“全美作家联谊会”主办的《东方》杂志发表过《周濯街与中国神话》的长篇通讯,专题向美国读者介绍其人其作。并有楚天怪才、鄂东鬼才、中国神话小说大师、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缝合的剪裁大师、神话周、中国长篇传记神话小说之父等美誉。 拜读了!小小建议,以后字稍稍编辑大一点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