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县生活习俗
转自潜山新闻网一、服饰
衣 旧时男性和老年妇女多穿单色布衣,传统的是青、黑、白和灰色;儿童和青壮年妇女穿花布衣,讲究大红大绿大花色。山区农民常年离不开大手巾(夏天搭在背上,冬天系在腰间)。冬棉、夏单、春秋夹,四季分明。
清末民初,春冬时男人多穿满襟大袖长褂子或棉袄,布纽扣,领为半圆型,穿抄腰裤;妇女则穿镶有白边的大袖满襟褂、黑蓝色大脚裤;孩童多穿满襟褂、开裆裤。夏秋时,男人多穿五个或七个布扣的满襟褂,大脚便裤;妇女穿短衣,亦系抄腰裤;七岁以下的儿童系印有虎头等吉祥物的红布兜。少数官宦富有人家,男性夏季穿纺绸短褂。冬天穿皮毛长短袍;女性则穿绸缎旗袍,系统裙。
建国后,贫富不均现象日渐消失,男女服饰样式逐渐更新,县内除少数老年人着长衫褂,系抄腰裤外,成年男子均着列宁装、青年装、中山装、人民装、工人服、平脚裤、西裤;女性多有满襟衫、对襟衫。孩童有学生装、背带裤。60年代,军便装在年轻人中流行。80年代,衣料更新,各种化纤品逐步代替棉织品,呢服、毛绒制衣已很普遍。式样新奇,花色繁多。近年,羽绒服、飞行服、运动服,西服、猎服、牛仔服等甚为流行。青年女子的服装款式更是多样,仅女裙就有喇叭式、西装裙、旗袍裙、学生裙、连衣裙等多种式样。
鞋 清末民初,男女多穿小口明底布鞋。抗战时起,逐步时兴翻底布鞋,妇女普遍喜穿绣花鞋,后来改为花面布鞋。孩童多穿虎头布鞋。建国后,花样逐渐更新,单鞋除小口翻底布鞋之外,还有松紧布鞋;棉鞋有松紧暖鞋、眼子暖鞋(即在暖鞋上安有系带眼子),此外,橡胶(塑料)底布鞋、塑料凉鞋、胶鞋、球鞋、牛皮鞋、猪皮鞋等等,市场上早有出售。近年,又盛行旅游鞋。山区农民夏天还有穿轮胎草鞋的习惯。
帽 民国时期,先是时兴戴瓜皮帽,后来多戴礼帽,一般老年人则戴猴帽;老年妇女喜欢裹丝包头。建国后,男性多戴解放帽、工人帽,冬天则是棉帽、大绒帽;女性冷大则多戴布制暖耳帽、棉毛织风帽。孩童有狗头帽、猫头帽、兔耳帽,以及仿制军帽。60年代,军帽时兴。农民耕作,晴天戴草帽,雨天戴斗笠。现时,红、绿、白、花色的太阳帽已出现在乡村姑娘、小伙子们的头顶。
须发 清末,男子都蓄发梳辫。民国初期,男性农民多剃和尚头(光头),政教界及学生多留平头、大包头和小分头,老年人才蓄胡须;女性在结婚前扎独辫子,出嫁时改梳髻(元宝头)。抗日战争时期,进步妇女开始改成齐耳短发或垂肩披发。
建国后,发型式样繁多,男性有平头(劳动式、平原式),满发(边分、中分、自然式),剃和尚头者,为数甚少。80年代,男女青年颇讲究发式,发式花样令人顾盼不暇,女青年留长短辫(分单、双式,单辫又叫马尾式,双辫又叫羊角辫)、短发(分青年式、学生式、运动式、游泳式、劳动式、家庭式等)、烫发(有波浪式、卷花式、菊花式、家庭式等)。农村老年妇女仍有梳发髻的,一般中年妇女梳短发、夹发夹。80年代,不少男小伙子开始养胡须。
饰物 建国前,女性多戴手镯(铝、银、玉石)、戒指、耳环(金银、镀金)、纤心花、银针、银泡、髻网子(丝、棉织品)、碗纤夹、发夹等饰物。娇宠儿童则有银项圈、银牌、银手箍、银锁等等。一般饰物上有呈现吉祥、避邪和祈求荣华富贵的图案文字。建国后,崇尚俭朴,诸类饰物逐渐淘汰。男女青年袋插钢笔,手戴手表,亦为饰物。
80年代中期,女性,尤其青年女性渐复穿耳戴环、坠之风。青年别胸针,戴戒指又时兴起来。现时,较富裕的青年妇女,爱戴金项链、水晶项链和珍珠项链。山区娇生惯养儿童,戴银圈、挂银牌、银锁的现象仍存。 二、饮食
建国前,山区、丘陵地区,普遍是“半年瓜菜半年粮”。灾荒年,则以树皮、蕨根、野菜、观音土等充饥。圩畈人家多吃麦米饭。建国后,县人主食大米(籼米),小麦、山芋、黄豆皆为副食品。常规日食为一粥(早)二饭(中、晚),近年,昼长日或干重活时,多用鸡蛋、挂面加餐,菜肴咸、辣、酸、鲜、甜,百味俱有,尤喜咸味。
县人俱多嗜好,如煮饭化“锅粑汤”(即用米汤搅拌香锅粑)。用籼米与山芋、白菜、北瓜拌煮“山芋饭”、“白菜饭”、北瓜饭”,糯米拌肉丁、绿豆、芝麻,煮“香糯米饭”,小麦粉、米粉和北瓜、白菜搅糊疙瘩、面糊,或用小麦粉扯挂面、做馍馍、炸油条、包饺子等,诸如此类,随时制作,调节口味。
白菜和莴苣(茎用的称莴笋)、菠菜、辣椒、韭菜、苋菜、芹菜、篙瓜、黄瓜、丝瓜、南瓜、冬瓜等,是城乡人民常吃的大路菜。
豆制品有豆腐、千张、生腐、酱干、粉丝等,肉类有猪肉、鱼肉、狗肉、牛肉、羊肉、兔子肉以及家禽肉等,蛋类有鸡蛋、鹅蛋、鸭蛋等,饮料有茶、白酒、红酒、啤酒等。80年代,饮汽水、果汁、可口可乐等饮料,日益普遍。
建国前后,圩畈地区每年秋收后,多自家酿酒。梅城、王河、黄泥等集镇,开有茶馆或酒馆,现在,集镇上饭店酒馆日益增多,夏天有不少冷饮店开张营业。
农村比城镇进餐时间迟:早餐八、九点钟,中餐十二、三点,晚餐十九点以后,比较重视中餐,晚餐甚为简单。俗言:“早上吃饱,中午吃好,晚上吃少”。城镇职工,多是在街头买油条、烤饼、糍糕、馍馍、饺子当早餐。 三、居住
居处格局 建国以前,农村大都是同姓聚居,形成诸如吴家老屋、林家老屋之类的居住村落。建国后,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变革,基本上打破了这种旧格局,多姓睦邻聚居的村落日益增多。
家庭析居 民国以前,几代同堂的大家多。民国以后,大家分小家的渐多。多子家庭,娶了一房儿媳,父母便把他们从家庭中拨开,让其单独居住,谓之“分拨”。一俟儿媳娶齐,再按儿子几个,家产多少,合理均分,成为正式“分家”。分拨或分家,一般须办酒席,请同姓或同庄有一定声望的人清点财物,书写“分拨单”和“分家契约”。惯例是长子住东头,次子住西头。分拨或分家时,父母一般着重考虑照顾长子和长孙,给予一定的优惠。独子家庭,一般不析居。否则,其子将被认为不孝,受舆论谴责。少数独子与父母两代之间,也有因生活方便而析居的。
宅基选择 建国前宅基选择,多由“风水先生”做主,一般以左首(“青龙”)高、右首(“白虎”)低的地形为最佳处所,颇有迷信色彩。建国后,乡村仍有循此旧俗者,但一般都选择近林、近水,近路、坐北朝南的平坡地(圩畈区选高地),讲究坚固、通风、采光条件好。
房屋造型 建国前沿用明清时代屋型,各处“老屋”少则几十间,多则几百间,四厢八巷屋连屋;居家户数;少则几户,多则几十户或百多户。房屋纯土木结构,老屋挤不下,便紧傍边沿,逐步向外拼接。
后来,人太多了,始有独自家(独立屋)的架造,屋型有大四水(前五后五转两厢)、小四水(前三后三转两厢)、明三暗五、明五暗七等。富户则用石条码脚,青砖上顶,堂轩大柱顶架,且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相当豪华富丽,贫穷人家只能盖土砖茅草屋或小瓦屋。
建国后,“独自家”渐多,有说“天上神仙府,人间独自家”的。三正两披(三间正屋,两头各一间披屋)、四正两披、明三暗六、明五暗十、中间抽巷等住房比较时兴,但都是土砖小瓦盖成。到80年代中期,房屋造型始大变,一般都是一正五间和一正七间的红砖大瓦平房,乡村也逐步出现钢筋混凝土楼房,水泥地坪,玻璃窗,天花板,美观大方。坚固耐久的住房,日见增多。
堂轩(堂厅) 占老房屋的堂轩,都属合屋公有,堂轩后壁砌有祖宗神龛,俗称“香柜台”或“香龛”。龛壁正中贴有“天地君亲师”,两边配有“苹蘩蕴藻酬先德,礼乐诗书启后昆”等对联,龛里供有祖宗牌位。“文革”中,堂厅皆设“红宝书台”,挂毛主席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古老旧屋拆废殆尽,新建民房没有再做香龛的。开大门的那间屋称堂厅,厅壁上多挂山水画或表现吉祥、渴求幸福图案中堂画。
堂轩为主屋,其它房屋均不得高于堂轩。讲究大门视野宽阔。 呵呵,研究挺好,看来对风水之学,还是颇有研究的,学习了。 不错不错,我也学得一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