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 发表于 2017-1-16 12:56

天柱爱心协会关注的潜山抗战老兵情况

本帖最后由 依旧 于 2017-1-16 12:59 编辑

    抗战老兵王佐(1926.4-2017.1)   王佐,现住潜山县油坝乡张祠村青年组,1926年4月出生,2017年1月12日逝世,享年93岁。1942年初春,G·M·D军队到原张祠乡抓壮丁,家中老二已经当兵,就把他抓走了,加入了当时国军48军176师526团,师长叫谭何易(音),团长是秦振元(音)。部队主要在安庆、桐城、庐江、无为一带与日本人作战战。1944年冬天,在安庆大龙山潘家月形(音)与日本人打了一次大仗,战斗非常激烈,部队被打散,四处潜逃、躲藏,不敢回家。后来辗转到了安徽阜阳,在阜阳二团当文书(上士),主要在安徽阜阳、界首、淮北、亳州以及河南商丘等地与日军作战。“44年冬天和日本人作战,一颗子弹擦过我的左脸,到现在还留着这样的伤疤”。在阜阳部队呆了一年多,1945年滁州大会战前夕,回到了老家,就种起了庄稼,一直到现在。     抗战老兵潘汪根(1928-)(未确认)    潘汪根家在油坝乡张祠村青年组,不识字。“我是民国17年出生的,今年88岁”他告诉我们过去的事,总以民国记年。“民国33年(1944年)正月二十左右,G·M·D来抓壮丁,那年我才15、6岁,我顶了哥哥当了壮丁,当时的保长卢龙进(音,卢老屋人)负责抓的,交到当时的接兵团,后来分到六安毛坦厂,属国军59军49师78团3营7连,团长姓蒋,名字不记得了。我们部队的任务是与日本人作战,但是我没有直接上战场,主要是做后勤,做饭、洗碗,当炊事员。战友有孙次周(音),潜山罗汉人,还有一个战友叫聂胡记(音),也是罗汉人,两人都已经去世。民国35年3、4月间一颗炮弹打伤了小腿,到现在仍然受伤变形、变黑。腿受伤后,部队医疗紧张,潘汪根就被迫回到了老家治腿。当时花了十担稻治伤。“现在他的腿伤每年都会复发,一般在每年的3、4月份,流黄水。”(由于潘汪根当兵时年龄小,记忆不清,所述内容无法考证,老兵组织未通过认证)    抗战老兵夏德兴(1923.3-)   老兵夏德兴家位于潜山县油坝乡张祠村集团组,因从小过继给别人,又叫夏继发,1923年3月出生,弟兄六人,家庭贫困。民国33年过小年的前一天, 20岁时在油坝老街被抓走当壮丁,200多人在潜山野寨卢家大院待了十几天后,被送到桐城黄家湾(音),然后到孔城整编,加入国军48军176师526团,团长叫李竹林(音),广西人,连长是李丛选(音),也是广西人。他所在的176师主要的抗日战场在山东、河南、葛沟(音)等地。国共合作后,他所在的部队被调回到安庆守卫飞机场,在集贤关、龙狮桥附近,一个团守卫了一年多。日本投降后,在一次战斗中部队被打散,遇到了解放军,选择了回家。当时解放军给老人开了证明,回家后到乡政府做了登记,把解放军的证明和原部队番号都交到了县政府档案馆。回乡后,在乡土改、农会做地方工作,当过副社长。2014年到县档案馆查阅当年资料,但由于年代久远,加上记忆不完善,没有在县档案馆找到这些文件资料。     抗战老兵洪怀德(1923.3-)    1941年,18岁的洪怀德被当地保长拉壮丁参加G·M·D,在湖北省南漳县编入59军暂编53师第一团通信排当兵,负责各个师、团之间的军情传递。集团军司令冯治安,军长黄维纲,团长陈振凯(河南人)。当时所在部队驻扎在南漳县、荆门县、乐丰县(音)之间。参加过一些战斗,脚指头被子弹击中过。 1942年第一团到湖北省荆门县,日本军队在香炉山发现我们,与日本人作战三小时,死亡9人,受伤7人。1945年日本人发动了南漳战役,由远安到宜城向荆门北进攻,包围了了第1团,团长陈振凯阵亡。部队打散,无处可归,加上思乡心切,由宜城经安徽临泉县走到河南固始县,再一步步走到潜山老家。后来在老家官庄镇乐平村大队担任会计18年,因为老实本分,又没多少人知道自己参加G·M·D部队的经历,文革没有冲击,现在是一名农民,没有退休金。     抗战老兵刘观明(1923.8-)    刘观明于1923年8月出生,原籍在安徽怀宁秀山乡,现居住在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油坝乡崔仓村。1940年,张自忠的部队在当地招兵。刘观明当时16岁,在家做农活,他的父母都是农民,家里很苦。没有读一天书的刘观明,被招到59军黄维刚军长108师(师长刘振三)539团1营(营长宋财现)1连3排7班当士兵。很快刘观明开始任轻机枪手,1943年至1944年在湖北宜昌、江西龙潭凤凰山和鬼子多次恶战,那时候几乎天天打仗,几乎没有停过,双方都死伤惨重,刘观明因为是机枪手也打死不少鬼子,直到现在他右手的残疾手指都不能弯曲,就是因为当年打鬼子落下的残疾。1944年,刘观明被调至539天任警卫,保卫团长,刘观明的团长是余年章上校,山东人,他们一直在湖北一带打鬼子,直到日本投降,之后刘观明赶到徐州接收煤矿和兵工厂。     抗战老兵徐东旭(1927-)    徐东旭,1927年生。16岁那年(1943年),在潜山县被当地保长拉壮丁到田墩村,然后送往潜山教导连,补充兵员。在水吼镇集训几个月后,编入国民革命军48军138师414团2营5连步兵。部队驻扎在潜山槎水镇一带。1944年,当时有日本人驻扎在安庆集贤关一带,徐所在部队在潜山一带,偶尔去月山那边去打探日军消息。徐所在连在下龙关附近活动,有时候在枫树岭站岗,随时注意敌军动向。一般都是小的战斗,没有大的战役。1945年,日军投降后,接到上面命了到合肥接收投降日军部队。部队经槎水到到官庄,然后准备从六安到合肥,还没到合肥临时接到命令,直接北上到淮南水家湖。准备过湖,发现湖对岸有八路军,发生摩擦,后来让日本人搭浮桥,以山炮为掩护才渡过水家湖。部队接收了在淮南淮北的日本军队。之后随部队经固镇到北徐州,到海州接管日本军队残部。后来与***部队发生摩擦,海州没有接管下来。1946年2月离开部队,1946年末后来又被抓到,编入49军。解放战争时期,在被部队开拔到辽沈战役战场前夕,由于厌战情绪以及思乡心切,逃回家乡,当起了农民,文革没受到迫害。 抗战老兵江洪涛(1925.1-)    抗战经历:父母是农民,家中兄弟6个,自己排行老二,小学在潜山龙潭小学读书,初中在野寨中学读书,1942年考入黄埔19期四川泸州纳溪化学兵学校,学员有5个大队,当时学习的科目有化学战术、军事化学气象、化学武器防毒、侦毒等八大教程,总队长叫李忍涛是少将(下面有5个团),在印度牺牲,毕业后是1945年分配到军政部重炮4团3营9连1排当少尉排长、后升为连长,部队先后到过武汉、成都、西安等地,49年在成都起义我是少校炮兵连长。解放后在18军随营思想改造,后在西南军政大学当化学教员,1955年转业回乡,在生产队当会计,又到东山小学教书,最后到水文站工作到退休,幸运的是列次运动中都没有受到冲击。家庭情况:3个儿子,2个女儿。身体状况:高血压、中风偏瘫、体力和听力记忆力很差。经济状况:有退休工资每月2千多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柱爱心协会关注的潜山抗战老兵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