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专题: 潜山科学发展百业兴【6】
本帖最后由 天柱山松 于 2012-8-21 08:52 编辑皖国古都天柱奇峰
潜山:科学发展百业兴 【6】
2012年08月20日09:11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http://expo.people.com.cn/NMediaFile/2012/0820/MAIN201208200923000177008278971.jpg县剧团送戏下乡潜山文化体制改革演绎现代版“徽班进京”黄梅新开誉京城,6月15日至16日,黄梅戏《榴花不开盼哥回》,作为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安徽代表团唯一参演剧目在北京长安大戏院登台演出。演出谢幕时,全体观众起立,掌声经久不息。在首都长安剧院近2个小时深情并茂的演出,斩获了文艺会演表演金奖,以及最佳演员奖、最佳新人奖,导演奖、编剧奖、音乐奖、舞美奖六个单项奖。而这场特殊演出的团队,却来自潜山县黄梅戏剧团。“县级小剧团,实现大满贯”,这一消息在潜山县内外竞相传播。人们都说:“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东风,让潜山剧团走向文化繁荣的春天。”历史:馨香源自文化积淀潜山,是历史文化名城,素有“皖国古都、二乔故里、安徽之源、京剧之祖、禅宗之地、黄梅之乡”的美誉。境内保留甚多的名胜古迹,至今仍在讲述着这个千年古城久远的历史和底蕴深厚的文化。一百多年前,程长庚从这里走出去,率领徽班进京,他站在潜山丰厚的传统戏曲的基础上,推动了徽班向京剧的嬗变。弹腔、十二月花神、黄梅戏等土生土长的乡土文化在潜山民间源远流长。老百姓尤其钟情黄梅戏,黄梅戏剧团应运而生。潜山县黄梅戏剧团成立于1952年,为安徽省最早成立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之一。50多年来,潜山县黄梅戏剧团先后创作了 《女驸马》等300多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并在历次省、市戏剧赛事上摘金夺银。这里的群众基本上都会哼几句黄梅调。农村文化还得群众唱主角,民间黄梅戏剧团汇聚20多位民间艺人,自编自唱、“原汁原味”,经常送戏到校园、进社区,群众十分欢迎。据介绍,鼎盛时期,潜山拥有大小演出团体(队)30个,剧场18个。传承:坚守成就文化绿洲受信息化时代的冲击,加之体制不活、投入不足、人才短缺等因素,潜山县演艺业等传统文化市场在21世纪初逐步萎缩。“要生存,更要发展!”潜山县文化工作者以一股不甘落后的信念,积极开拓文化市场。“市场不景气的时候许多剧团放弃了这种传统的舞台表现形式,有的改为歌舞团,着眼城市市场。我们自信乡土文化的魅力,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剧团团长韩焰生如是说。流域广大的农村,是潜山演艺团体最好的舞台,就是在演出市场处于低迷的时候,这群剧团演员也不气馁,他们怀揣着对黄梅戏满腔的热爱,不抛弃,不放弃。扎根基层,苦练基本功。即使每场只有2000元,他们也照唱照演。同时,他们还走向繁华的上海、武汉等大都市,见缝插针挤进去,与外地同仁同台切磋竞技。站稳了脚跟,还得有好作品来支撑市场。县剧团外聘省内创作水平和能力较强的人担任特约编剧,并外购优秀的剧本排练演出,每年打磨二三台大戏。剧目创作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是潜山剧团走出困境、获得成功的法宝。《红丝错》、《罗帕记》等剧目在市、县、乡近百场巡回演出,引起当地群众的强烈反响。发展:改革迎来文化“艳阳天”日历翻到了2010年,提高文化软实力的要求也把潜山文化事业推到又一个发展巅峰。潜山“文化强县”步伐明显加快。2010年8月,乘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东风,在相关部门的直接推动下,县剧团走上了改革之路。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设计了改革方案,咨询了相关专家,并将方案交由职工讨论,在职工大会上表决通过。最终,剧团在体制上放开,完成“事改企”。职工三年一聘,收入分配由岗位工资、演出工资、绩效工资三部分组成,这种凭业绩、看贡献、重能力的新分配机制极大地激发了职工展示自我、提升技能的主动性。25岁的戟东,是湖北黄梅县人。2011年,在福建福清市业余剧团表演的他,被县剧团用最高档的工资不拘一格的聘用,今年在《榴花不开盼哥回》上,戟东获得了“最佳新人奖”。扶持政策更是深入人心:原有的财政拨款渠道不变,县里每年还安排20万元资金,用于人才培养和剧目生产;将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公益性文化演艺活动由政府买单;将老职工退休纳入社保体系,解决后顾之忧。“一招盘活满盘棋”,潜山县文艺团体纷纷复苏,艺术团体作为经营性文化单位逐步走向市场,大文化百花齐放的格局初见端倪。传统文化迎来观众回归,潜山县黄梅戏剧团去年演出200余场,在成功地品尝到市场带给他们的甜头的同时,也为家乡争得了荣誉。根据传统剧目改编的大型黄梅戏《双合镜》是黄梅戏遗产抢救工程推出的第一台大戏。该剧在原作基础上对戏剧结构、行动主线等进行了大胆改编,努力在人物性格开掘上下功夫,使一个古老的传统故事,生发出新的人性光辉和时代意义。2010年11月《双合镜》公演,受到专家和观众一致好评。该剧随后作为潜山县“民生工程”送戏下乡指定剧目,2011年巡回演出80余场,并作为该团保留剧目赴山西太原、湖北黄梅等地演出,深受观众喜爱。2011年剧团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演出场次比2010年翻一翻,收入达到40万元,是2010年的近3倍。县黄梅戏剧团团长韩焰生告诉我们:“从北京演出回来后,这群演员就投入到了紧张的排练,为8月份赴山西出演做充足的准备。尽管现在天气炎热,我们的演员面对荣誉不骄不躁,他们仍是早出晚归,苦练基本功,大家都把荣誉的获得当做剧团发展的更高起点。下一步,我们有信心把潜山县黄梅戏剧团打造成黄梅戏第五团,也就是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再芬剧院,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和安庆一团之后的一个专业团队。” http://expo.people.com.cn/NMediaFile/2012/0820/MAIN201208200923000529410474416.JPG祥云盛境三祖寺
页:
[1]